★我要吧★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搜索
qq空间相册密码查看为什么登陆后需要激活无法注册?

[天下杂侃] 年前节后碎碎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22: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看老大的春晚已经有三、四年了,也不是完全不看,是不守着看,那边电视开着,我或者坐在电脑前背对着电视看天涯娱乐八卦的恶评(很好玩),或者到另一屋去看戏曲春晚。去年坐在电脑前偶尔一回头,看见花团锦簇的S将军,旁边一围着团团转的我楞没认出来,脱口问道:这二流子是谁呀?(囧 !)
   今年的戏曲晚会也没多大劲,看来看去不是老生就是老旦,不知怎么搞的,好容易看到一个越剧段子“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还算养眼。
   大年初一的北京台春晚也不出彩,本就缺乏大气,再把老北京的味儿消磨掉,还剩什么?颂圣而已。
   初三早上偶尔打开辽宁台,忽然发现辽宁春晚比老大的好看,开篇热闹但有度,也许屈服于老大的yin wei,不敢热闹火红超过老大?这样一来,反倒显得比老大清新矜持。辽宁春晚的搞笑节目充满大茬子味儿,也许南方人不习惯,我在东北生活过,看着有亲切感。小品《村里村外转起来》总算能听到几句地道的二人转。戏里有一句对话:有荤的吗?有!哦,没有、没有!呵呵,其实,传统二人转就是以“荤”为重头戏,但是口头之“荤”并不代表“大茬子”们行为“荤”,百姓传统的生活方式遵从良好的乡规民俗,以利己不损人为重。什么时候“低俗”在官家眼里变得那么不能容忍,非要打而扫之,必须水至清方解心头之恨?台上的二人转也被扫过,“荤”是没有了,颂圣又不是二人转的特色,结果就听一连串的“哎咳哎咳哎哎哎,里格楞格里格楞……”!
   《疯狂粉丝团》真是让我笑死了。小沈阳的哭丧,还算原汁原味,也许现在的孩子们没见过这样哭嚎的,特别是城里孩子;丫蛋的高音一嚎和维塔斯有得一拼。据说现在流行海豚音,在电视上果然瞥见过一条字幕:大家来玩海豚音。于是只见一个北京的中学生引吭高嚎,音是高音了,但表情太不矜持,蹙眉紧目,一副受苦受难的模样,完全没有维塔斯的那份潇洒,难道海豚在海里欢唱时也这么痛苦?维塔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虽然唱得不算很好,却是给我这一代人带来了一股温馨的感觉;想到当年USSR也有如此温馨优美,流传久远广泛的歌曲,不知道该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政治现象,呵呵。
   按照有司的规定,除夕晚上各地电视台包括卫视必须播放老大的春晚,这种恶规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上政治课:资本主义是垄断的……。好在地方台的其他几个台还可以播点别的,于是我们间或看看北京二台的网络春晚,虽然是怀旧为主,但还是挺好看的,特别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经典。最后看到贾玲和白凯南的《大话捧逗》,颇有新意,传统相声和不同欣赏眼光的对撞,特别是“大长今版”。据说这档节目是最后补进央视春晚的,可惜又把“大长今版”阉割成“宫廷剧版”,韵味就差了一大截。
  
   大部分节目都没看,不过电视开着,偶尔也会听到一两句话,比如郭冬临的小品里,姐姐请前姐夫(美国人)吃饭,现姐夫让郭冬临去送钱,称:在美国人面前不能让咱中国人丢份!此话一出,下面一片鼓掌叫好,我不禁“哎呀妈呀”:照此一说,我们是经常替中国人丢份了!
   我们兄弟姐妹聚会,大多数时候是“假洋鬼子”买单,特别是有一位在日本公司工作的,每次通知聚会我们就说“今天晚上在xxxx抗日”,谁知道我们戏谑为抗日,他们认为是丢份,唉唉唉!
   腊月廿八,“假洋鬼子”兄弟一家回京过年,招待我们吃饭,不好意思,又给中国人丢份了。不过,弟媳是地道的北京人,向我们打听最近处的稻香村在哪里,说北京变化太大出门找不着北,她想吃稻香村的萨其玛,兄弟则打听道,听说有一家卖糖炒栗子的门前天天排着大队,在哪里?嗯嗯,好,长脸面。
   常年在京的大姐自然对萨其玛兴趣不大,她问兄弟,二位都是学法律的,说一说李庄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偏偏学法律的不认为这是个法律问题,主要还是个政治问题,于是此话题从席上out。
  
   法律和政治孰为大?网上有人提到美国的五月花公约为例,但是,我们是中国。
   费正清说:“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在一个自给自足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农民-官僚式的国家。它奠基于农业而不是商业,由地主和官僚而不是商人和政客所统治。”(《美国与中国》)
   陈志让教授认为,帝制时代的中国是“绅—军”政权,北洋军阀以后变为“军—绅”政权,“绅”为统治基础,“军”为统治保障,区别是谁做头把交椅。(《军绅政权》)
   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话题,费正清的书写于上个世纪中期,陈志让做的课题时间范围在1912—1928年代,所以有些人读了书会认为这都是对旧中国的分析或批判。我觉得作为学者,他们做学术研究意不在批判谁,而在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比如陈志让说他想找的答案“一个是为什么中国近代化的途程中有那么多荆棘,另一个是那些荆棘怎样才能扫除干净。”
   费正清则说:“国民党领袖们在取得政权以后的二十年中变成了保守派,日益关心于保持权力。这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政治现象之一。”
   不过我最近读熊式辉的《海桑集》(日记体回忆),感觉国民党在大陆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堪称有进步意义的新秩序,也许应该说,还没有建立起,就……。
   Out!
  
   初二上午,林哥的女儿和女婿带着儿子来拜年。我这个侄女婿是军人,儿子出生在老家,头三年由外婆和大姨照管,后来侄女办理了随军手续,孩子三岁时也从老家来到北京。这孩子刚来北京时普通话说不好,送到幼儿园一开始和小朋友交往不顺,回家总是哭,到我父母家看见叔太公叔太婆也是怯怯的。不过小孩子很容易适应环境,现在不满八岁,早已是一口纯正的北京普通话了,而且,我问他,为何妈妈给老家打电话时你不肯和外公说话?告曰,我听不懂他的话。哈哈!
   我问孩子,想回老家吗?
   不想。
   老家好还是北京好?
   老家好。
   嗯?
   老家有山,可以爬山玩,山上都是树,路上汽车也不多,空气好,我讨厌满大街的汽车。
   那怎么不想回老家?
   我听不懂他们说话。
  
   呵呵,这孩子有趣,老家是好,但他已经是个北京孩儿了。而且,今天他就是坐着他爸爸开的小车,一家人从大兴过来拜年逛庙会。童言无忌,虽然他还不能懂得人生的悖论。老家,他外公家的后山坡上,有他太公太婆的墓,再远一点有他曾太婆的墓,当然,另一处还有他本族先人的墓,他还不能意识到祖坟对于他的含义,当然更意识不到老家对于他是什么。
  
   晚上翻看王鼎钧的《左心房漩涡》,这是女儿去台湾旅游带回给我的,在鼎公的《文学江湖》一书里提到,他曾去金门马祖参观,站在“前哨”从望远镜里看大陆故乡,“新潮比浪高,附下我后来写《左心房漩涡》的远因。”于是我想看看这本书。
   这本散文集子开本不大,字数也不算多,1988年出版,那时鼎公已经定居美国,开篇几章都是书信体,诉说的对象是当年大陆流亡中学的同学。我一字一句地读着,满篇字里行间都看到两个字:思乡!人生被命运一切两段,那种痛,不是后来的事业有成能够抚平的,也不是我们能体会的。
   “还乡,我在梦中做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起步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昨夜,我唤着故乡的名字,像呼唤一个失踪的孩子:你在哪里?故乡啊,使我刻骨铭心的故乡,使我捶胸顿足的故乡啊!故乡,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乡愁装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你是我对大地的初恋,注定了终生要为你魂牵梦绕,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结局。”
  
   无论如何,鼎公还有梦中的故乡可以思念,我那不满八岁的侄外孙也留存着老家的记忆,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我们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过,至今还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我们被称为“见多识广”,但是,我们没有故乡,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悲哀。
  
   去年一年,书买的不多,读书的进度也很慢,春节前倒是得到了几本书。
   很早就托一个移居香港的女孩子代买一本关于高岗的书,节她回京过年,初四这天终于把书送来(非常感谢)。手里的书排着队看,但是我的习惯是每拿到一本新书即使不打算一页一页地正式看也要先翻看个大概。这本书由高岗的秘书赵家梁和当年所谓高岗集团“五虎干将”成员张明远的女儿共同撰写,书出版时赵家梁已经以87岁的高龄去世了。我大致看了看,感觉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好像有很多顾忌,一字一句反复斟酌仔细掂量,生怕触怒了什么人似的,我猜想作者原是希望此书能在大陆出版,但是不得已最后还是在香港出版了。即便如此小心谨慎,不断地声明解释,书中的叙述还是透露了很多细节,历史的真相是由细节组成的,细节引人入胜。
   女儿去台湾旅游,过了小年后回来。行前,要买一本介绍台湾风土人情的书,她有一张购书券,为了凑数叫我顺便也挑本书,挑来拣去要了一本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书到后翻了翻,感觉不如当年的《血红雪白》,却也是费了很多心血,作者自称采访当年四野的官兵及搜集资料用了十五年时光。本书说的是1949年四野从北向南一路攻城掠地摧枯拉朽,狂飙直扫海南岛。
   除了一本《左心房漩渦》,女兒還帶給我一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看題目講的也是1949了,簡單翻看不覺一笑,作者採訪的對象是當年隨著國軍敗退到臺灣的人,下級軍官,士兵,學生和普通百姓,此“1949”正好和彼“1949”對應,一部勝利的1949和一部失敗的1949!本來有點後悔花不少錢買張正隆的“1949”,有了龍應台的1949,放在一起“兼聽則明”,應該能讀出很多書裏書外的東西,物超所值。兩岸前後不過一年先後出版了關於1949年的報告文學,可見1949在中國人心中的分量。
   民吾同胞。
   
   初五这天我们到我家先生的弟弟家去聚会,兄弟姐妹老少三代十几口人,按照现在时髦的排序,从三0后开始,四0后、五0后、六0后、七0后、八0后、九0后,一代都不少,最小的一个称为00后,是个不满六岁的小帅哥,管我叫舅姥姥。“代”多了,“沟”自然也多点,三、四、五0后互相问一向身体可好;六、七0后谈孩子;八、九0后谈上学就业;只有那个00后小帅哥看电视剧《新西游记》,一边玩着几个我叫不上来的什么“变形蛋”。
   外甥女对我说,她爸爸昨天才明白什么叫“雷人”,我笑笑说,这几天上网狗狗,才知道谁是“春哥”、“曾哥”,然后外甥女顺便给我补一课:你知道什么叫“御女”吗?
   一边聊天一边陪小帅哥看《新西游记》,只见满镜头都是几个女妖纠缠那四个和尚,据说金猴暗恋白骨精,或者是白骨精暗恋金猴,或者两怪互相暗恋?现在妖精们不吃唐僧肉了,莫非觉得不够 “绿色”?有个场景是琵琶精在洞房里企图强爆唐僧,实在是雷倒我了!小帅哥倒是看的津津有味,不过他太小,估计还是看成了打架。我摸着他的头对她娘说,听说有九0后女生提问白毛女为什么不肯嫁给黄世仁?小帅哥长大了没准会问你:唐僧为什么不肯娶琵琶精为妻,难道娶个老婆妨碍取经了?!
  
   破五之后,年也就过去了。在此给书话网友们拜个晚年,元宵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吧☆ ( 豫ICP备13016831号-1 )

GMT+8, 2024-11-24 12:56 , Processed in 0.0868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abc369 X3.4

© 2001-2023 abc36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