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到“穆加贝”这个遥远的名字,是来自南非Nandos连锁餐厅的一则创意广告。广告内容为,由一位男演员扮演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这位动作滑稽的黑大叔时而与卡扎菲一起玩水枪射击,时而与萨达姆在沙丘上嬉戏,甚或抱着伊迪·阿明的腰一起在坦克车顶兜风。
这则广告,不出意外地捧红了Nandos的旗下食品,却令穆加贝大为光火。广告在津国播出时,被撤了下来。 《福布斯》杂志直接将穆加贝列入“非洲最糟糕的五大领导”,与其并列的,是在位34年的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以及靠推翻自己叔叔上任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 说起穆加贝的糟糕,最大的原因是他把津巴布韦从一个发达国家带入到了一个贫民窟的时代。
津巴布韦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于1980年独立,独立前系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津巴布韦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有几年大旱,津巴布韦向15个非洲国家出口45万吨玉米。更难能可贵的是,灾荒第二年继续雪中送炭出口粮食,而自己国民则衣食无忧。 正是得益于农业的发达,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仅次于南非,位居非洲第二。这里的人民可谓安居乐业,国家刚刚独立,人心一致向上,生活一片欣欣向荣。此时津巴布韦的货币也相当坚挺,1津巴布韦元兑换1.47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津巴布韦的经济从2000年开始一路下行,至2009年时已处于崩溃的边缘,曾经的乐土沦为了“贫民窟”。 2009年一月,津央行正式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津巴布韦元彻底沦为了垃圾货币。
津巴布韦在20世纪80年代,GDP平均每年增长5%,90年代为4.3%,但进入21世纪后,经济急剧下滑,GDP出现负增长,2000年为-5%,2001年为-8%,2002年为-12%,2003年为-18%。2005年的人均购买力倒退到了50年前的1953年,失业率高达80%。 尽管经济倒退,但津巴布韦还养着一个庞大的政府,2007年,政府支出占GDP总量的67%,也就是说,老百姓每赚100块钱,就要拿出67元来养政府,百姓的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回顾起来,一切还是因土地而起。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4500名白人农场主占据着全国75%的良田沃土,而700万黑人仅占有25%的土地。前殖民国英国在有关独立的法律中规定,这一现状需维持20年,不能轻易改动。为了推动土改进程,津巴布韦政府与英国曾达成协议,英国等西方国家提供援助资金,津政府运用赎买政策从白人农场主手中购买土地,用以分配给无地农民和退伍军人。 1999年,英国等西方出资国以津土改缺乏透明度、官员腐败为由停止援助,致使和风细雨式的土改走入死胡同,遂引发津巴布韦退伍老战士和无地农民的反感情绪,他们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于2000年初开始抢占白人农场,双方矛盾不时激化,难免耽误农时,影响正常农业生产。
因此,也正是激进的土地改革造成了日后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以及未来如100万亿津巴布韦元等种种货币政策。这一切均是来自穆加贝政府的决策,反观其人,种种手段其实是在巩固着自己的权力。 在穆加贝执政的37年间,他把一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非洲粮仓搞得民不聊生,创造了世界上最疯狂的通货膨胀记录。但在此前看上去他的江山是稳固的,文武大臣都是他栽培的,虽然苦了老百姓但高官的日子过得不错,谁敢向他的权威挑战? 晚年的革命领袖很犹豫,到底是让老战友掌权,还是让年轻的夫人接班。前者势力很强大,但多少有些不听话;后者很贴心,势力却薄弱,关键还很跋扈,不太得人心。最后权衡利弊,还是觉得家里人更放心。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革命领袖快速提拔枕边人,一大批老战友被清洗,最后开始废黜副统帅,副统帅一看大事不妙,连夜仓皇出逃……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军方扣留,军方公开宣称“这,就是政变”。这让我们想起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菲律宾马科斯、萨达姆、卡扎菲、全斗焕、穆巴拉克。可以说,穆加贝被军方扣留并不意外,这几乎是民主其表独裁其实的僭主宿命。
最终穆加贝也是辞去了总统职务,如今其本人在农村享受田园时光,专心搞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