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吧★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搜索
qq空间相册密码查看为什么登陆后需要激活无法注册?

[交流讨论] 美国禁封中国这44家企业 中美之间大较量这4篇文章讲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5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大家应该都听说了,这美国政府一边说要和我们中国重新进行贸易谈判,一边却连谈还没谈就又威胁要对我们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而我国外交部不仅斥责美方的这种套路是“讹诈”,我们的商务部更是已经对此做出了坚决的回击。
  不过,这倒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耍弄这种套路了。早在3个月前,当时来北京进行“谈判”的美国政府代表团也曾耍弄过同样的套路。
  但今天美国方面的两个新举动,却令我们意识到美国政府在贸易谈判上屡屡“讹诈”我们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贸易”本身这么简单……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原文首发于2018年8月4日,原标题为《又被美国封44家!还以为这仅仅是贸易战?》,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首先,是根据《南华早报》等境外媒体的报道,特朗普政府刚刚命令美国商务部以“对美国国家安全存在显著风险”为由把44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了出口限制名单,进行技术封锁。
  《南华早报》还认为,美国政府此举也是为了打击中国的崛起,消除中国对美国政府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上构成的威胁,所以不论是关税还是这次的限制名单,针对的也都是中国希望重点发展的工业领域,比如卫星通讯系统,半导体等。

  其次,是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于美国国会刚刚通过的2019年“国防预算法案”的报道。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该法案不仅会更严格地审查和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以及中美间的科技合作,甚至还将严格限制中国从文化到军事领域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国会此举与美国政府最近又在贸易上威胁要对中国2000亿的产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交相呼应,形成了对中国的“双重压力”。

  《华尔街日报》还指出说,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对抗并遏制中国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国会的“一致认同”。而这种“共识”,源自一种“恐惧”心态,即认为中国的崛起建立在美国的痛苦和损失之上,而且这种崛起会威胁到美国的地位。

  那么读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察觉到中美之间似乎已不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了,而且也不仅仅只是特朗普一个人的闹腾了,而更像是一张铺天盖地的遏制中国的大网的一部分。
  其实,一些美国媒体和学者也都发现了这一端倪。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知名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就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称,特朗普政府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一篇专家文章则呼吁特朗普不要把对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调查上纲上线成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打压,因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对美国来说并不是坏事。

  遗憾的是,美国政坛可不像《大西洋月刊》的专家那么想。英国《金融时报》在几周前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特朗普对华发动的这场中美经贸摩擦本质上就是美国政坛长期存在的对中国崛起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恐惧心理作祟,更是美国针对中国的“经济攻势”而发起的“更广阔的战斗中的一个环节”。

  换言之,不论是特朗普和他的301调查、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对中国44家重点企业的技术封锁,还是美国国会及其通过的国防预算法案,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同构成了一个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大网。我们在审视美国政府在中美经贸摩擦上所做出的举动时,也就不该再单一地从贸易角度去解读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5月美国政府的代表团来北京与中方进行“贸易谈判”时,很多人曾一度被美方开出的一份极为过分的“条件清单”给搞懵了。
  那份清单除了要求中国必须在2年内减少对美国2000亿的贸易逆差,还要求中国必须按照美国的要求开放市场给美国和大量购买美国产品,并要求中国必须立刻停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立刻停止对中国企业的补贴,以及不得要求美国企业转让技术给中国。这几乎都是让中国自废武功的杀招。

  甚至美方还在“条件清单”的结尾处恐吓说:如果美国觉得中国不配合,可以立刻用关税制裁中国,但中国不得反击,更不能对美国产品加关税,只能继续废除关税。

  当时,很多以为美国是真心想和中国谈“贸易问题”的国人,都难以理解为啥美国会这么愣头愣脑地拿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中国谈,而且语气还这么霸道。于是,大家便以为这是特朗普政府不懂怎么谈判,没经验甚至乱出招的体现。
  可如今我们把这个事情放在美国遏制中国的大战略的角度下思考就会明白:这并不是特朗普不会谈判或是胡来,而是美国压根就不想真的和中国谈“贸易”。他们其实是来给我们下“停止发展、停止崛起”的“命令”的,所以他们也才会在那份条件清单中毫不遮掩地用“关税大棒”威胁我们。至于什么“贸易”和“逆差”,不过是忽悠舆论的障眼法。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最近两天美国方面一边放出的要和中国重新谈“贸易”的风声,一边又要对我们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25%进口关税的事情,也就不难发现这美国人口中的“谈”到底是什么了。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那样,他们是以为我们经济增速放缓了,以为这是被他们的关税弄怕了,所以又来给我们下“停止崛起”的命令了,而且连教训我们的棒子都准备好了。

  讽刺的是,前面提到的那位美国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批开明派美国学者,反而认为美国用中美经贸摩擦等封杀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和科技发展的做法“注定会失败”。

  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中国有着优秀且充足的人才;因为中国的崛起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更多好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并不会动摇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只要美国肯面对挑战努力奋进,而不是搞反智主义。

  而就在几小时前,我国也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和不断的讹诈给出了严正的回击:将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收5%~25%的进口关税,具体征税措施的实施日期将视美方行动而定!
  不仅如此,商务部还表示将“保留继续出台其他反制措施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仍然要一意孤行,妄图用经贸摩擦遏制中国的发展,逼中国停止崛起,那么我们就会坚决与美方斗争下去。

  而且,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中方此举其实都是由于美方不顾双方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一再升级事态,才导致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这也是为何我方在做出这一决定前会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并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尤其是充分考虑了人民的福利、企业的承受力和维护全球产业链运转等因素。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美国主流媒体都已经纷纷报道了中国这600亿反击的事情。但他们在报道的标题和行文中所流露出的态度,似乎是认为中国的反击会进一步激化事态。
  所以,也希望这些美国媒体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能搞清楚到底是谁在不断激化事态,莫把黑锅扣在中国身上。
  延伸阅读一:
  美国威胁提高征税税率,打的什么算盘?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央视财经”(ID:cctvyscj),原文首发于2018年8月4日,原标题为《央视财经评论 | 美国威胁贸易战升级 打的什么算盘?》,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考虑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的税率从10%提升到25%。作为反制措施,国务院税则委员会3日晚上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大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和5%不等的关税,一旦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立即执行。

  美国一再升级事态,打的什么算盘?中国被迫作出反制,出于怎样的考虑?8月3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李燕,做客演播室,展开深入探讨。
  美国打的什么算盘?
  美方这两天一方面发表声明拟提高征税税率,另一方面四处吹风,要和中方恢复谈判,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算计?
  白明:美既是贸易霸凌又是经济恐吓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美国加征商品的关税清单共有205页,有10页是内容简介,各种出台的背景,从第11页到205页是具体的清单,一共是195页。其中清单长度占20页以上的包括食品、化工品、纺织原料这些东西,因为它具体涉及的品种很多。占10页以上包括轻工产品、金属制品,还有一些机电产品,涉及的内容比较杂,打击面非常广。这是典型的经济恐吓,也是贸易霸凌。
  李燕:美国单方面升级贸易争端 旨在施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李燕:从500亿美元提到2000亿美元,从产品品类来讲扩展了很多,基本上涉及到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大概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平,主要的目的还是打压一些产业发展,对中国施加压力,既是经济施压,也是心理施压。这样的行为既不符合WTO多边规则,同时也是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
  美国是否打错了算盘?
  2000亿美元的产品清单,6031个商品中,10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有67项;90%-100%要从中国进口的有127项;80%-9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193项;70%-80%需要从中国进口的207项;50%以上需要从中国进口合计有1150项。

  白明:美加征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也造成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制裁中国,从算账的角度来看对后果估计不足,因为涉及的部分商品是刚性需求,关税提高了,价格就上涨,美国百姓直接受到影响。像现在美国的汽车业包括化工业,就叫苦不迭。
  李燕:美国加征关税 受损的不仅是中国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李燕:全球化时代,各国商品通过价值链、产业链相互结合,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近60%是外国公司包括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加税也会损害美国自己公司的利益。
  另外,很多产品仅在中国大规模生产,很难找到替代品。比如,中国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和电子零部件来源地,美国国内供应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即使调整供应链也需要较长时间。加征关税措施将迫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甚至被迫将工厂迁至海外,不利于美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美方讹诈后 中国决定对美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李燕:中国被迫采取反制措施 是认真评估影响后做出的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李燕:就像商务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方的差别化税率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是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评估影响后提出的,充分考虑了人民的福利、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维护全球产业链运转等因素。
  白明:反制措施充分考虑尽可能减少对我国百姓生活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反制措施体现了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我们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我们人民生活需要和一些企业的影响。
  白明:美国威胁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中方始终认为,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协商,才是解决贸易分歧的有效途径,任何单边的威胁或讹诈只会导致矛盾激化,损害各方利益。美国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种种升级的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们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反制的反制,同时要提高我们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李燕:管控好中美经贸分歧 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调研员 李燕:中美经贸摩擦是具有长期性的,要管控好分歧,要推进营商环境的完善,另外还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要转型升级,从成本竞争变成质量竞争、创新竞争、设计竞争,我们要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品牌,这样才能赢得永久的竞争优势。
  延伸阅读二:
  本文摘编自《学习时报》20180801期,原标题为《中美贸易战:挑战和机遇》,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中美贸易战为什么必须打
  或者说,这场贸易战能不能避免?结论是:不以我方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不打。
  第一,打不打的主动权不在我方。美方主动挑起争端,步步紧逼,极限施压和讹诈,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蛮横无理。打不打贸易战,显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面对直奔而来的制裁大棒,中国只有两条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的霸凌,从此忍辱负重;要么进行反抗,树立应有的大国形象,让对方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第二,就贸易战的性质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贸易战不同以往,不局限于贸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略博弈。我国历来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贫穷落后时不妥协,现在发展起来了,更没有理由妥协。
  第三,就特朗普这样一个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他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谈判看成是一笔“大生意”。
  第四,美国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强。美国历来欺软怕硬,“拣软柿子捏”是美国的历来做法,“不撞南墙不回头”是美国的习惯性思维。
  中美贸易战怎么打
  从战略上说,中国文化强调后发制人,守正出奇,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长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善打游击战、持久战、攻坚战,善于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
  就战术而言,就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在打谈中相互妥协,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新的平衡。中国对贸易战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争取谈、准备打、先礼后兵、渐趋强硬的过程。鉴于中美实力对比,中国将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措施。
  基本战法是:
  占据道义制高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美国带头破坏国际规则,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国际秩序搅局者、世界经济破坏者的霸蛮形象。
  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反击美国的同时,顺应全球化趋势,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公道自在人心。一段时间以来,为中国说话的人多了起来。比如,有德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早已立足于世界经济,不仅展示着勤奋,也掌握了技术,想阻止中国发展技术不可能,也没道理。”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认为中国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开放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
  美国发动贸易战,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指出:美国需要对给世界贸易体系造成的“关税之伤”承担后果。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已发出警告,全球贸易体系正在开始动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国民在买单。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美国将成为全面贸易战的最大输家。
  合纵连横。打赢中美贸易战的一个基本战略思维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有西方学者分析说,中国很幸运,作为老大的美国,不但没有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中国,反而以发动全球贸易战的方式和中国开打。美国在贸易战中剑指中国,四面出击,自我孤立,显然犯了兵家之大忌,使中国有机会化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为合纵连横提供了可能。
  第一,美国与其西方盟友已心生嫌隙。先是在价值观上与欧盟不同调。欧洲在人权问题上一贯高调,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放弃人权外交。在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引用232条款对加拿大、欧盟、日本等铁杆盟友加征钢铝产品关税,六亲不认,尽显霸蛮姿态。加拿大、欧盟对美国反制裁,提出的报复清单接近3000亿美元,日本随之跟进。尽管最新消息是美欧就停止贸易战达成共识,但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看,美欧经贸关系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对印度、南 非等新兴国家加征钢铝关税显现战略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行“印太战略”,拉印度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伤害印度利益,迫使印度对美反制并调整与中国关系。
  第三,捅中东“马蜂窝”导致麻烦缠身。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造成新的危机。在搅动叙利亚战局的同时,不顾相关国家反对,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军事打击,与伊朗关系剑拔弩张。
  中国在贸易战过程中,一方面与美国针锋相对,一方面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一是调整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二是将争端诉诸世贸组织,寻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舆论支持。三是在反制美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同时,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国家大豆和动物饲料的进口关税。四是继续推进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进行的自贸区谈判有13个,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研或升级联合研究。
  精准打击。利用好贸易战的“飞去来器”效应。我国货物出口的40%、高科技产品出口的2/3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转化为对自己企业的“制裁”。因贸易战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已开始减产或裁员,有的企业正在谋划把生产线迁出美国。美国商会发出警告称,共计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可能面临风险。
  针对美国痛点进行“定向打击”。中国对等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业遭受较大损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给农场主补贴。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汽车对华出口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
  下一步,我国可以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考虑采取新的针对性措施。
  中美贸易战会是怎样的最终结果
  首先,从大趋势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实行孤立主义,实乃逆全球化而动。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不准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就是不准中国产业升级,目的是阻滞中国的现代化,遏制中华民族复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证明,危机常常是变革的动力。这次贸易战之于中国,很可能是小打小变革,大打大变革。中国围棋的棋理是谋势重于谋实,中国将以局部损失换取全局利益,以暂时被动换取长期主动。所以历史地看,中美贸易战未尝不是中国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美国依然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科技强国、金融强国,“世界老大”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我国虽然处于上升趋势,经济总量直追美国,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及综合实力与美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使我国在不少方面受制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靠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如此形势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其未来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争取战略主动和最终胜利,决非易事。我们不主动挑战美国,当然也不会在贸易战威胁下不战而退,俯首称臣。强者胜并非是天然的历史逻辑,历史上以弱胜强者不乏其例。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对于实力相对弱的中国来说,要在贸易战中争取胜利,必须借势谋势,借力打力,扬长避短,发挥好自身优势,练好内功,强筋健骨。
  其次,从实际结果看。在贸易战冲击下,我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外部环境趋紧,经济增长及股市、债市、汇市、房市等波动的压力加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继日本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之后,美国和欧盟发布联合声明宣称,“要共同致力于零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对非汽车工业产品的补贴”。美欧日有可能达成三方自贸协议的动向,将对我国形成新的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如此,综合各方面分析,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之中国,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应对这一严重挑战。这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在于有学者分析到的独特优势:一是巨大的国内市场。在我国外贸依存度已大幅下降,消费持续扩张,内需型动力结构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贸易制裁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呈下降趋势。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年前超过20%,2017年下降到10%左右,工业对出口的依存度在大幅度降低。据工信部测算,无论是500亿美元还是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如果把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我国市场的差异化、梯度化特点,则可使我们在应对贸易战过程中获得很大的回旋余地。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联合国确定的全部工业门类中,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39个大类、525个小类的国家,而美国只拥有全部门类的95%左右。三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中国如今已成为创新熔炉,包括高铁、卫星、导弹、航母、战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长足发展。此外,大量的外汇储备等也为我国应对贸易战提供了条件。我国外汇储备已连续12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达27.5%。
  当然,与物质条件同样重要的是精神力量。面对贸易战,不能临战而怯,自乱阵脚,争取胜利的重要前提是保持战略定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要认识到,打贸易战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和世界头号强国交手,要有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我们固然不能“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但也不能没有血性。我国虽然还不是强国,但已具备相当的综合实力,有条件在底线思维下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打赢这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
  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短板”所在,深切体会到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核心关键技术缺失必然受制于人。知耻而后勇,我们应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汇聚更多资本和高端人才,在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上急起直追。
  贸易战的另一个实际效果是倒逼中国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长体制短板,通过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效率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三:
  中美贸易让美国吃亏?德银专家:我们算了一下,并不是这样……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原文首发于2018年8月4日,原标题为《中美贸易让美国吃亏?德银专家:我们算了一下,并不是这样……》。
  德媒称,按照特朗普的想法,贸易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两方互卖各自产品,谁最后挣钱更多,谁就是两人当中更狡猾、更唯利是图和更老练的那个。这位美国总统无疑对美国每年对欧盟和中国的贸易逆差感到非常恼火。谁又愿意充当遭背叛的人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路透社)

  然而,全世界国民经济学家数月来不遗余力强调的却是另一个事实。一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与聪明与否或所签合同是否划算关系不大,反而受到其他许多因素影响:供需、投资决策、人口、储蓄倾向、预算缺口等。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8月1日报道,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张智威和熊奕在对中美两国2015年的经贸往来进行更准确统计后指出,即便是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如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下看,也会缩减至微乎其微。
▲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首先,中国当年对美国出口499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仅1650亿美元。总体而言,美国出现3340亿美元逆差。这是真实的。但同样真实的是,中国公司向美国销售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是本国生产,然后海运至美国,而美国很多企业对华销售的大多是直接在中国本地生产的产品。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很多产品根本不是来自中国生产商,而是源自只将中国作为生产地的日本、韩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
  报道认为,若将上述两个因素计算在内,就会得到美国逆差仅剩300亿美元的“总销售差额”。这一数字甚至不及官方数字的十分之一。基于自己的计算,张智威和熊奕推测,美国的这一总销售逆差甚至已在过去两年转化为200亿美元顺差。原因是随着中国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国人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在中国制造的昂贵、高质量的美国商品。如今,中国的苹果手机用户数量就已超过美国,美国通用汽车的在华销量也高于在美销量。
▲顺差还是逆差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研究显示,未来几年这一趋势还将明显加强,因为近年来美国公司在华的销售增速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速的两倍还多。据张智威和熊奕计算,2020年,美国对华总销售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
  报道称,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调查显示,2005年以来,美国公司每年向世界其他地区销售的商品多于世界其他地区企业向美国销售的商品。总而言之,美国的销售顺差已从2005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了去年的约9000亿美元。虽然特朗普可能会争辩,美国公司在海外生产导致美国就业者收入减少。但就连这个论点也遭到了德意志银行专家的反驳。两位经济学家写道:“美国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也帮助拉动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和就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吧☆ ( 豫ICP备13016831号-1 )

GMT+8, 2025-1-11 05:44 , Processed in 0.1646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abc369 X3.4

© 2001-2023 abc36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