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吧★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搜索
qq空间相册密码查看为什么登陆后需要激活无法注册?

[交流] 据说这是腾讯内部公关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0 1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本书在2012年出版,并没有公开发行,因为仅限腾讯公关部内部学习交流使用,当时,有公关公司愿意出价上千元收购这本书,可谓风靡一时。大叔有幸正好有一本。5 w% R  ?4 h. o
在仔细通读过两遍后,大叔总结了书里面的一些经典案例,曾在2012年发在这个订阅号上。鉴于大家这几天对公关手册的索取量不少,大叔从六个角度,再进行一次汇编。ps:这次汇编加入了《腾讯公关手册》第二期的一部分。4 k3 w; p5 u7 k9 T4 f( v, y
(一)如何处理上门负面新闻采访?+ g0 S% ^6 ?& b' R+ f
案例1:某大腕记者A上午十点采访公司CEO,八点A打电话说来不了了,派根本不熟悉你们公司和行业的B代为采访,结果B来了就是把A的问题读了一遍,CEO很不开心。
  [* k6 Z9 Q8 _; O, B% |4 X马上做啥:与A记者联系,告诉他现场情况,希望由A来完成稿件或对内容把关。后期紧密跟进,提供更多资料。如果开头不够完美,过程的努力也能打磨出一个理想结果。
1 O+ V, i8 ^1 Z时光倒流:如果能提前知道出现问题,考虑延期甚至取消,比勉强采访更明智。不管时间多紧,与B记者在采访前进行充分沟通。采访前,告知被采访者相关情况。
. Q& i& s7 z' _5 D3 {6 f- |案例2:中午接到通知,说有电视台带用户来公司采访用户投诉事宜,且用户情绪激动,已经和保安有言语冲突,电视台正在录像。
/ i5 n0 Q! }. [. e马上做啥:向媒介通报此事,并请他赶快到现场。面对媒体和用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温”。请用户到公司会议室,打开空调,送上水。向用户和媒体了解情况,如无法当场解决,也要表明公司态度。与电视台记者沟通,争取报道中立。当你不得不面对镜头时,必须表现出冷静和真诚。如果沟通不太好,要后续给出书面回复,以便保持统一口径。' o/ E9 i7 B% z9 w5 m1 J# y! k
时光倒流:发生危机后,第一时间制定统一的对外口径,并将其统发给客服、公关等相关部门,并通报此事的进展和准备采取的策略。0 Z% p+ x5 u) b" y/ g, U" P% C
案例3:下班前,你接到记者电话说需要公司的一些数据用于写稿,1小时内截稿。这几个数据之前未公布,内部确认一小时无法完成,直接拒绝,可能会让记者觉得你不愿意配合。' P3 d/ g2 q7 f. `" R( J; Z/ z
马上做啥:回答:“现在就去问,不过这么短时间不确定能否要到准确的数据,第一时间回复你。”表明态度,也打了“预防针”。放下电话,马上与相关部门问询。实在没结果,在承诺时间内告知记者。即便不能满足媒体,也要让对方看到你的努力和诚意。一旦得到数据,尽管错过截稿时间,也要发给记者,希望对方在将来的报道中选用。
  O! {% x! r. L9 N, U8 ?* D6 u; @1 R(二)如何防止“会虫”1 J: k4 g  I5 G8 ]" \$ A
一个新品发布会,由于媒体到场比较集中,经常有人冒充**报的记者签到并领走了资料和礼品。面对假记者“会虫”,如何识别和防范呢?
9 l+ ]  X7 f% W. k如何识别:
2 m3 h" p- j2 S- E1 Q+ C1、会虫通常出没于举办活动频繁的五星级酒店和大型活动中心。* |1 K2 y6 U1 j- g
2、到场后不马上签到,而是外围观望。或到签到台前,不主动报家门而是查看签到表。
( D4 |, W2 O! ~: F; I3、对会议资料或礼品的关注度远远高过活动本身。
7 C$ j/ F& v2 ^2 W  y* b& O4、不肯出示名片,或出示的名片明显有复印效果或内容上有明显错误。
/ \8 h. L$ e' G3 r) z如何防范:4 Z1 _8 @. b+ s. g3 L7 U! l, m
1、签到表只写媒体名称,不出现被邀请记者的具体姓名。
+ q/ H3 S+ u: f2 K% u+ x( e2、发现疑似会虫,请对方报上所属媒体、姓名和出示名片,并请负责对接此媒体的公共人员接待。
" y* _2 Z4 ?  X, D3、如其称受邀记者委托或是实习生,可告知“我们未收到该记者的通知,稍等我们马上联系他”,随后联系该媒体确认。7 B( H, G9 ?- {+ w
(三)会场遇有用户举牌抗议2 `! {/ R, o/ {; L
公司新品发布会正在进行到高潮部分,突然会场门口一阵骚乱,几个自称用户的人高举“反对**”的牌子进到会场,许多记者正在围观拍摄,如何处理?
2 u' d6 |& j- \5 n* g1、马上叫来会场保安将他们“请”离现场,即便发生肢体冲突也不要犹豫。如果保安不能马上到达,供公司同事和协作公司男士要上场。2 R( P4 Q3 E/ I. ^+ t, C6 i
2、主持人随机应变,将参会者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舞台,让活动继续进行。* j3 a: n& }7 X. ^
3、对于闹事者,公关部专人与其沟通,尽量安抚,要确保他们不会重回现场或与媒体接触。如果可能,现在就能联系到客服人员处理问题。
) y  O! |' s; v5 I2 D: L$ Q% R4、如果有媒体希望了解,公关人员应告知其情况,同时尝试与媒体沟通,说服其取消或淡化对此事的报道。
3 W) w$ F( w2 U# H3 K8 l(四)演讲被“扔鞋”8 L6 V' G0 ~1 L- D! o5 G  }, D1 w# v
一家上市公司的新品发布会上,CEO讲话环节,观众席一个人将手中不明物体掷向CEO。如何处理?
+ G' Y% Y$ d' O8 I: ?2 w3 X2 r保护领导安全的同时,尽量遮挡、避免CEO被拍照。靠近生事者的工作人员用于上前制止,将其尽快带来现场。: Z+ }0 p0 D% M4 j/ p; q. G" C
领导人无大碍,可稍作冷静后,由主持人或CEO幽默地带过,活动继续进行。如果袭击导致实际影响(CEO受伤或衣服被弄脏),可暂停或终止活动。' a0 N/ c9 X; x1 C& N2 Y/ r
与媒体沟通,尽量淡化处理,同时表现公司和领导的大度和宽容。
- I0 r. s0 x( W5 ]进行媒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正面引导。
5 b- I" ~! p5 g1 D$ L/ U: Q(五)如何和媒体沟通- Q4 K. w- g$ ^
一、建立联系
4 k8 J$ \3 P9 l: \( ?, m: H1、按照150定律,每个公关人员应将联系媒体记者数量控制在150人之内,这样的沟通效率最高。
  H. x% G0 t% S; Y2、除了150人媒体名单,还应该有“核心媒体人咨询名单”。他们未必能帮你解决具体问题,但可以从媒体圈视角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此名单建议在10人之内。! i' ^& s  g; `. e
3、时刻思考,除了适当费用,这位媒体人还需要什么?媒体人需求的第一位是“认同”,尤其是对于业务水平的认同。第二位需要的是“分享”。“求助”的效果通常不如“求教”。第三位是“机会”,潜在的职业可能性,如转行、独家报道等。' y/ E! ]2 }: R; n3 P
4、切忌人走茶凉。
% \& _6 A' n' E& g% o5、永远不要用“交情”交换“利害”。
! x$ C% L* `$ \0 c" i! ]; d二、媒体沟通—见面篇  k$ h: [$ A( x! e" y
1、不要安排在周一,大多数报社有选题会。
- L+ U# [6 s, u  W. P, j2、初次与媒体见面,研读至少三篇以上该记者近期的报道,关注所在媒体。" ^- s$ n& h  A+ z! x
3、与媒体闲聊时要特别注意企业信息的保密。特别是用非正式沟通工具,比如微信、QQ等。
3 W0 X; ]; a7 D; Y# ]4、尽量不在闲聊时叹了其他媒体的隐私。
. _! w7 |! K. i+ C9 }三、媒体沟通—电话篇' k- O7 _4 a  G" Z9 W% p% }
1、自报家门,称呼对方老师。: a) j8 G' c8 Y+ k
2、初次电话,建议先发短信。
( `  F+ @2 n/ W3 A# Z3、理顺谈话思路,最好写一个要点纸条。3分钟时间最佳。- Y/ A  Z  [+ p3 d* g
4、如果记者挂断,要赶快和他确认下个电话的时间。* L* c0 G: I  R+ @5 X5 ^
5、媒体晚上赶稿,黄金时间应该定在中午11点到18点之间。晚报记者沟通最好在上午。
2 N: u4 p  t" W8 O9 F% d% m6、记者的座机和手机同时存入。来电时,喊出他的名字,增加亲切感。: \$ E9 N9 r6 ^4 a+ G1 }
四、媒体沟通—邮件篇2 g" l8 N/ A+ o, W) M9 ^
1、邮件主题一定要清楚,让媒体收到后可一眼看到核心内容。记者每天收到大量邮件,建议标题至少包括2部分:一是公司名称,二是邮件核心内容。
4 P& r) M' n: E8 a5 b. x! z2、邮件正文逻辑清楚,语言简单,避免大段文字。# c9 ~! N% n4 A* O( z' P
3、邮件必须有附件时,最好把附件内容黏贴到正文内,避免媒体无法打开。% {1 f% S. e' `9 k/ F
4、使用公司正式签名文档,发送前再次检查信息。
- q& P8 C" o! \/ n; c5、给媒体群发邮件,一定要选择“密送”方式。
: ^4 X+ M% \$ D8 ^1 d/ M6、不要将公司内部邮件直接转发记者。
" k% X+ M: G" v' ]" b; l(六)新旧媒体9个不同
9 h, ?8 e2 t7 [/ ]- _+ |' R! S当看到微博中水军疯狂刷票时,冷汗直冒。怎么办!是大张旗鼓的马上报告?还是用几个维度速速判断形势走势;当得知第二天要有负面信息在媒体刊出,是边祈祷边想对策,还是能通过对时下媒体规律的了解来行动?当你负责的产品公关策略屡屡不见奏效,被领导狠K,是屡败屡战的不断更新战略,还是能够通过公关技巧去进行整体形式走向的思考?6 w0 |5 R! X7 Q, m% r
以下是新旧媒体时代,不同的9个侧面:! e, Y  \- o$ A/ x$ d+ }5 ?
1、明星。20年前媒体明星是电视盒报纸杂志,10年前是互联网和BBS,今天是微博和微信,比如@李开复、@任志强。
4 r& ~- z; U, V7 _7 C2 w2、渠道。传统时代信息渠道是统一、强有力的,舆论危机通过统一且强有力的渠道发起,企业则通过统一渠道回应。现今环境下,攻击是碎片化的,就如一百万发散弹铺天盖地袭来,再用冷兵器时代的打法已经防不胜防。5 u+ b/ C1 f9 Q
3、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已经风光不再,但其伤害力依然存在。始于传统媒体的负面信息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迅速扩散。但不要因此惧怕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即使不向媒体妥协,你也有翻盘机会。+ `; B" y5 A9 D' P2 r$ S8 W: v- _
4、话术。传统媒体时代,媒体需要正确地说话,保持他“伟大、光荣”的形象。新媒体时代则不再遵守,吐槽、隐喻、反讽等个性化表达,各种不按牌理出牌不求高大全,却能引发追捧和共鸣。$ b: n- c" T6 a/ x; O
5、角色。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扮演“我说你听”的权威角色,公众全然相信媒体的白纸黑字。新媒体时代则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信息碎片化、真伪莫辨,提升了公众的怀疑精神和辨识能力。! e4 f4 s# U$ Z. l& I$ A. ^
6、势能。传统时代媒体把持传播渠道、占据舆论制高点,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新媒体时代,情况发生逆转,社会普遍的同情弱者心理已经令强势成为天然缺陷。
2 S0 I3 Z. \# [0 }. Z% Z/ b7、形式。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依靠文字表达、理性分析,新媒体增加声音、视频、链接、图片图表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以及字数限制的规则打破,公众对于信息接收从理性深入转向感性和跳跃。
$ S; e0 P" @+ w& A- Z& g8、信息对称。传统媒体时代,公众只能听到来自媒体和官方的声音,媒体和公众的信息不对称。新媒体时代,即时网络的分享和互动参与,将来自各方的不同信息和观点暴露在阳光下,媒体不再具有优势。舆论的走向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和控制。
& V" v9 d8 c% U* q9、戏剧效果。传统媒体时代,“正确”是判断的唯一标准。新媒体时代,公众还需要“戏剧性”。正确而乏味令人敬而远之,局部正确但个性鲜明反而受欢迎。
& N6 Q8 I1 d+ T+ e
& [  ]- C0 w; x, y5 |% W6 [
发表于 2015-7-21 14: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腾讯内混还真是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吧☆ ( 豫ICP备13016831号-1 )

GMT+8, 2024-6-9 12:25 , Processed in 0.0663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abc369 X3.4

© 2001-2023 abc36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