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吧★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搜索
qq空间相册密码查看为什么登陆后需要激活无法注册?

电脑数据回复常用技巧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7 18: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系统分区表损坏的恢复
  有时由于病毒破坏或者误操作等原因使得硬盘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损坏,导致硬盘无法引导系统,甚至于通过软盘引导系统后也无法正常进入硬盘。对于这类分区表损坏的情况,恢复的方法比较多,笔者这里推荐利用KV3000来快速安全地重建系统分区表。虽然目前还有其它一些工具可以对分区表进行修复,但是使用起来都没有KV3000方便。更何况KV3000还将查毒和修复集于一身,当硬盘由于病毒侵袭而分区表出错的时候也能够正常恢复,因此用它来修复硬盘分区表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了。
  如果我们以前曾经使用“KV3000 /B”命令备份过主引导记录信息,那么这时我们就可用“KV3000 /HDPT.DAT”命令直接恢复损坏的硬盘主引导记录了;如果以前没有备份过硬盘主引导信息,这时只有用KV3000的“快速重建硬盘分区表”功能来尝试恢复分区表信息了。详细步骤如下:
  1.用KV3000软盘引导系统后,按下“F10”键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进行快速测试,如果硬盘分区表正常,则屏幕会显示以下信息: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意思是“硬盘分区表正常!”
  “Press any key to return ... ”,按任一键返回。
  如果出现:“No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No 80H) !!! Use F6=VIEW HDPT.”,则说明“没有硬盘分区表或没有引导标志‘80’,可用F6功能查看硬盘分区表”。如果同时或单独出现:“No ‘55AA’! in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Use F6=VIEW HDPT.”则说明“在硬盘分区表扇区上没有分区表有效标志‘55AA’,可用F6功能查看硬盘分区表”。
  2.对于上述两种分区表出错的情况,系统会给出“Fix 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or Disk C Boot Sector (Y/N)?”的提示,意思是“您是否要修复硬盘分区表或C盘引导扇区(Y/N)?,按下“Y”键进行修复,按“N”键退出”。如果按下“Y”键后,将出现提示: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 Drive A, Pressed 'Y' to Save 'Error' Partition table into Floppy, Filename HDPT.VIR, 'N 'to Exit,Continue?(Y/N):”,意思是“请在A驱动器中插入一张已格式化的软盘,去掉写保护, 键入'Y'将把硬盘的不正确的主引导信息先备份在软盘上,名为:HDPT.VIR , 键入'N'将退出。 要进行吗? (Y/N)”。这时如果我们再按下'Y'键,系统首先会将当前硬盘原分区表备份到软盘上保存,此时软盘上将产生一名为“HDPT.VIR”的文件,字节数为512。不过要是软盘上已有同名的文件,将会拒绝进行,我们应再换一张软盘后重复以上操作。备份完后,KV3000会立刻修复好分区表,并给出“Fixing... OK! OK! OK! ”的提示,这时我们按任一键机器就会自动引导,硬盘就可以进入了。
  注:如果拥有江民杀毒王的用户,可用密钥盘启动电脑,输入 JMHDFIX/B,在出现主菜单后按F2键,这时如果文件分区表损坏,该程序会自动先将分区表备份到软盘上,然后自动重建磁盘分区表。
  二、误删除文件的恢复
  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删除一些文件。常规方法下,删除的文件会先放入回收站中。如果发现删除有误,我们可以从回收站里将文件还原。但如果你不喜欢将删除的文件放入回收站,而采用了“Shift+Del”的删除方式,或者是回收站被清空才发现其中还有重要的文件,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通过其它的程序来协助恢复了。
  恢复原理:其实我们在删除文件的时候,系统并不是将磁盘中的文件真正给清除了,它只是在系统中作了一个删除标记而已,文件仍然被保留在磁盘上,直到被新的数据覆盖为止。所以只要这些数据尚未被完全覆盖,就有恢复的可能。
  1.硬盘中误删除文件的恢复
  既然在删除了文件之后所有的真实数据并没有从硬盘中彻底销毁,那么我们就完全有办法再将它们挽救回来。通常最简单的一招是使用DOS 5.0以上的系统盘引导计算机,然后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undelete *.*”命令来恢复当前目录中删除的所有文件。但是这种恢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在DOS状态下运行,并且该命令只对FAT16有效,且不支持中文文件名及长文件名,所以这里笔者并不建议大家使用,而是给大家推荐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恢复利器——EasyRecovery Pro。
  EasyRecovery Pro是一款共享软件,我们可以去下载试用。它适用于Win9X/2000/NT/XP系统,最新版本为6.0版, 文件大小为28897KB。注意: 安装该软件时要注意:如果你需要找回C盘上误删的文件,则最好不要将EasyRecovery Pro安装到C盘,否则会影响C盘的文件系统,对数据恢复不利。
  安装好程序及相应汉化包后,运行程序,点击主界面上的“Properties”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简体中文”,确定后重新启动程序,就会显示中文简体界面了。具体恢复步骤如下:
  (1)启动EasyRecovery Pro 6.0之后,点击主界面左边的“数据修复”按钮,再点击右边窗口中的“Deleted Recovery”(查找并恢复已删除的文件)按钮。
  (2) 经过短暂的扫描之后,程序要求选择一个分区来恢复已删除的文件,在这里,首先我们得选中误删文件所在的那个分区。然后可以在右边的“文件类型”栏中输入要恢复的文件文件名及类型(程序默认是查找所有被删除的文件,一般用默认值即可)。注意,如果被删除的文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则建议将“完全扫描”前的复选框选中,这样成功的几率要大一些。
  (3) 点击“下一步”后,程序开始扫描该分区,最后弹出一个文件列表窗口。该窗口跟我们平常使用的“资源管理器”差不多。现在我们要在该列表中查找我们需要恢复的文件,并在需要恢复的文件前的选择框中打上“√”。
  提示:那些已删除的文件被EasyRecovery Pro找到后,在文件列表中的文件名跟原来的可能有区别。因此在查找需要恢复的文件时要有一定的耐心,可根据文件名及文件类型来判断是否是自己需要恢复的文件。另外,选中某个文件后,我们还可以点击“查看文件”按钮来查看所选文件里面的内容,这一点对于查找文本文件非常有用。
  (4)选择好需要恢复的文件后,点击“下一步”,程序要求我们选择一个用来存放恢复文件的目录。注意,为了恢复的安全,建议将恢复数据存放到其他分区中(比如需要恢复的文件在C盘,则可将EasyRecovery Pro找到的文件保存到D盘)。点击“恢复到本地驱动器”后面的“浏览”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好目标目录即可。
  (5)当我们选择好用来存放恢复文件的目录后,点击“下一步”,程序就会将选定的文件恢复到我们设定的文件夹中。最后,EasyRecovery Pro还会生成一个“恢复报告”,如有需要还可将它打印或保存。
  注:除了EasyRecovery Pro之外,Revival、RecoverNT/98、Recover 4 All、FinalData也是目前几款非常不错的误删文件恢复工具,但是由于EasyRecovery Pro不会向原始驱动器写入任何内容,而是在内存中重建文件分区表使数据能够安全地保存在到其它驱动器中,因此使用起来的安全性更理想一些,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余几款软件。
  2.移动存储设备中误删文件的恢复
  如今,我们身边的数码相机、闪盘、移动硬盘等各种数码设备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在它们的帮助下能够更为方便的完成各种任务。但是如果不小心将移动设备中的文件删除了,并不能通过以上介绍的恢复软件进行恢复,此时就要借助于Digital Image Recovery的帮助了。
  Digital Image Recovery的下载地址为:http://home.arcor.de/christian_grau/dir/dir.zip,它的文件大小仅为622KB。它能够恢复JPEG、TIF、PNG、GIF、BMP等常见的图像格式文件,另外它也可以对MIDI、MP3、AVI、MOV、WAV等媒体文件进行恢复,甚至可以检测到ARJ、DOC、DBF、XLS、HTML、PDF、ZIP等普通文件格式,也就是说当你通过数码相机或者闪盘、移动硬盘等移动设备存储这些类型的文件时就大可以放心了,一旦文件意外丢失,就让Digital Image Recovery帮你找回来。闲话少说,还是来看看如何使用Digital Image Recovery来恢复误删文件吧!
  (1)在运行程序之前,先要把移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起来,比如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硬盘通过USB线缆与计算机连接好。
  (2)接着运行Digital Image Recovery,在出现的界面中,其中左边“Drive(驱动)”列表中是当前系统中检测到的设备,这里需要选择移动设备所对应的分区。而且在选中了移动设备之后还可以查看出当前移动设备的类型、空间大小、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等信息。
  (3)右边“Destination path(目标位置)”对话框用于设定恢复文件的保存路径,一般默认在Digital Image Recovery安装目录下,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定。
  (4)“Fix name prefix(欲恢复文件名的前缀)”一栏中需要添加误删文件的文件名称,此时可以仅仅写出完整文件名称的一部分,这样Digital Image Recovery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找和恢复。如果你忘记了移动设备中的文件名称也没有关系,因为数码相机保存相片都是有固定规律的,比如Sony系列的相机文件名全部是以“DSC”开头,或者重新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张相片看看文件名的前缀是什么。
  (5)将上述的参数设置完成之后,直接点击下部的“Start(开始)”按钮,这时Digital Image Recovery就开始对移动设备进行搜索查找,并将符合命名规则的文件保存在指定的位置。这时可以通过下部的信息查看到已经恢复的文件数量,以及无法恢复的文件数量。
  三、误格式化之后的数据恢复
  格式化是大家经常需要使用到的一个操作,然而由于选错了需要格式化的盘符,导致错误格式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实这时计算机并没有把硬盘上的文件数据清除,而是重写了FAT表而已,绝大部分的文件数据并没有被破坏,所以许多硬盘数据仍能够得以恢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切换到DOS状态,然后输入“unformat x:(x为驱动器盘符)”命令就可以恢复已经被格式化过的分区。不过这个命令虽然几乎能恢复所有的文件,但同时会将目录的层次结构丢失,再加上一些朋友对于DOS命令不是很熟悉,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使用EasyRecovery Pro来对误格式化的分区进行数据恢复。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程序后,点击“数据修复”按钮,再点击右边窗口栏中的“Format Recovery”按钮,此时程序要求用户选择需要恢复数据的分区。
  注意:如果我们不仅格式化了分区,而且改变了该分区格式的话(比如从FAT32格式成了NTFS),则在这一步操作中,必须正确选择该分区被格式化之前的分区格式,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恢复效果。
  (2)点击“下一步”之后,程序开始扫描该分区,接着弹出一个文件列表窗口,里面显示了所有被找到的数据。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然后选择一个用来存放数据的目录就行了(具体操作跟前面误删除文件的恢复是一样的)。
  四、误克隆还原系统之后的数据恢复
  如今,大家一般都是利用Ghost克隆软件将系统所在的分区进行镜像保存,这样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就可以快速的把系统恢复到原状。但是有时我们会不小心的错误覆盖非系统区,比如Windows系统安装在C盘,但是使用Ghost克隆恢复时却选中了D盘。或是有时某些厂商附带的恢复盘默认时自动将整个硬盘看作一个分区,恢复之后导致其余分区丢失,只显示一个单独的C盘等等。那么这时我们该如何恢复我们的数据呢?
  对于第一种情况来说,把镜像恢复到D盘之后会覆盖原先分区中的部分文件而导致数据丢失。不过通常系统分区所占用的空间都不是很大,即使部分数据被覆盖,也会有一些幸免遇难的文件,只是它们被标记为删除状态,因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按误删除文件的恢复方法,利用EasyRecovery Pro来搜索一下该分区中看一看是否还有可以恢复的文件。
  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数据的恢复就比较麻烦了。比如我们有一款20GB的硬盘,原先分为C、D、E三个分区,但是使用随机赠送的恢复光盘之后只剩下一个C分区,大小已变成了整个硬盘的大小,下面就来看看怎样恢复原有硬盘中重要的数据。
  在系统恢复之后,C分区的内容已不再是以前C盘的内容,而且现在C盘的已用容量明显少于原来C盘的总容量,这说明在克隆还原的时候并没有对整个硬盘进行改写,仅仅是对系统信息(如硬盘分区表、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目录表FDT)与有效数据的文件簇进行改写,因此硬盘中的其它区域并未被覆盖,只是破坏了系统的分区链表,并在FAT中标注为空闲。
  
发表于 2009-6-7 2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看不懂~有没有简单点的啊
发表于 2009-6-7 22: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复杂了点把
发表于 2009-6-8 15: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6-8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的个队我很有用耶。。谢谢了。。而且不占多少空间
发表于 2010-8-28 2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拿分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9-3 2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的东西,多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吧☆ ( 豫ICP备13016831号-1 )

GMT+8, 2024-11-23 14:58 , Processed in 0.0661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abc369 X3.4

© 2001-2023 abc36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