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家住陋巷,打开大门就跑到街上,找小伙伴玩“跑跑抓”、“捉迷藏”等游戏。巷子虽小,路却不少,每一两栋房子都有数条小路环绕,随便钻进哪条巷子,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都不容易找到。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童年,就是奔跑、穿梭在小巷子里的那些快乐时光。后来,城市改造,那些两进深、三进深的老宅子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儿子的童年没有“捉迷藏”的记忆。
■朝阳·谯楼
■李氏大夫第
文/图 李建珍
这个秋天,我来到福建邵武的和平古镇寻找童年的美好感觉。
乘火车到邵武,再坐一小时破旧而拥挤的长途车到和平。在一家小旅店卸下行李后,就背起相机去寻觅古镇的踪迹。
藏在唐朝的巷子里
和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被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古镇藏匿在一条修建于唐朝的小巷子里,这就是古镇的主街。不长,只有600米左右,多木屋,街上人少,很多人家敞开大门,厅堂却空无一人,足见民风之淳朴。偶尔有两三个家庭妇女抱着孩子坐在门口闲聊。惟一像样的一家店铺是卖古玩兼卖碎铜茶、竹制品的,门楣上悬挂着店名的牌匾,但却关门大吉。其余小店皆无名:碾米店——站在半人高的台上,将稻谷从入口处倒下去,下面一侧涌出的是白花花的大米,另一侧流下的则是碎成粉末的糠;豆腐坊——和平豆腐有名又好吃,店内有人在精心制作豆腐;还有幼儿园、供销合作社、土特产店等。街头墙上贴着粮站收购新粮的通知,50公斤93元,比超市里卖的袋装大米便宜何止两倍?
窄巷深处豪华宅院近200栋
主街两侧有100多条仅容一人通行的七拐八弯的窄巷,或鹅卵石卯成,或青石板铺就,无一例外地长满青苔,无声地诉说岁月的沧桑。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巷子却有着非凡的身价,以三座大夫第、一座县丞署、一个书院为代表的近200栋明清豪华宅院就藏身在此“迷宫”中,等待有缘者去慢慢寻觅。
“黄氏大夫第”是惟一位于主街的大夫第。正门是砖石构牌坊式八字形门楼,呈“八”字形的四面墙上的四幅画,雕刻了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砖雕精美,富丽堂皇。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一门三大夫”,称大夫第,名至而实归。
“李氏大夫第”和“廖氏大夫第”则藏身小巷深处,无人指点很难寻到。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李氏大夫第,清晚期“一门九大夫”,难怪门楼气派地高高耸起,门楼砖雕的精致细腻、奢华繁复,令人叹为观止,远远地超过黄氏和廖氏,被古镇人认为是全镇最漂亮的房子。
“李氏大夫第”不远处即和平的“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衙门已经残损破旧,但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遗风,可以想见当年的肃穆庄严。大堂的地面上有两排半圆小坑,为当时升堂时衙役口念“威武”,手拄水火棒所留。大门外有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时站立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清晰可见。
另一条巷子里的“和平书院”在古镇人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是18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的黄峭山。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不少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据说“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
两座谯楼饱含历史沧桑
和平古镇还留有北、东两座谯楼。北门谯楼清同治年间翻修过,较新,城门两边各保留了一段用鹅卵石筑成的明城墙;东门谯楼较旧,墙体用大块卵石砌成,门洞用条石筑就,上面的楼已经残破。傍晚,夕阳正好从破窗透进来,将谯楼刻画成天际的一个美丽剪影;清晨,朝阳正面照射,在蔚蓝的天幕下,谯楼彰显出历史的沧桑。有一只小狗横卧在通往谯楼的马路中间,舒适地睡早觉,它不知道此举在城市里意味着什么,只有古镇才能给它如此放松的心态、安详的睡眠。
徜徉在宁谧的和平古镇,没有繁华的商业,没有喧嚣的人声,只有非常适合玩“捉迷藏”游戏的“迷宫”,在这里,我找到遗落在高楼间的快乐童年……遗风,可以想见当年的肃穆? |
|